神童能改變世界嗎?虎媽請先學會放手

真是一篇發人深省的好文章,原來父母定下的每條規矩,會有可能窒礙孩子的創意思維,最後成為了讓他成就真正卓越的障礙。。。

可是,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應該以精英為目標來培養呢?做個謹守崗位的好醫生、好律師難道還不夠嗎?這些都是作為父母要深思的~~

. . . 讓這些早慧少年止步不前的是沒能學會「原創」。他們奮力贏得父母的肯定、教師的欽佩。然而,當他們在卡耐基音樂廳演出或成為國際象棋冠軍的時候,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熟能生巧,但不能生新 . . .

. . . 大部分小時了了的神童沒能跨越這一鴻溝。他們將自己的卓越才能用在工作崗位上閃閃發光,卻不曾掀起真正的大波瀾。他們成了治病救人的醫生,卻不會去奮力修復崩壞的醫療體系;他們成了為遭遇不公的客戶進行辯護的律師,卻不會試圖去改革法律本身 . . .


adam grantHow to Raise a Creative Child. Step One: Back Off

紐約時報的文章向來分析精闢,這次為您推介的精選文章作者是 Adam Grant ,他是賓夕法尼亞大學 Wharton 商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專門研究和教授組織心理學,他也是一位著名觀點作家,並經常在TED Talk 等演講系列出現。

作者:Adam Grant
翻譯:黃錚、常青

BRIAN CHIPPENDALE

BRIAN CHIPPENDALE

他們 2歲學會閱讀、4歲演奏巴赫的樂曲、6歲輕鬆地學會微積分、8歲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同學對他們嫉妒不已;他們的父母則彷彿中了大獎而歡欣鼓舞。不過,借用 T. S. Eliot 的詩句,他們的職業生涯往往並不會以「一聲巨響」告終,而是以「一陣嗚咽」作結。

我們可以看看為具有科學天賦的美國高中生設置的至高榮譽西屋科學獎(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Search)。這一獎項曾被一位美國總統稱為「科學界的超級碗」,從 1942年誕生到 1994年間,有逾 2000名早慧少年進入決選。不過,其中僅有1%後來成為了美國科學院院士,只有八人贏得諾貝爾獎。每一個改寫理論物理學的莉薩·蘭達爾(Lisa Randall)的背後,都有上百個遠遠未能實現潛力的孩子。

神童很少會成為改變世界的成年天才。我們以為,這肯定是因為他們缺乏在社會中良好運行所需的社交與情感技能。不過,看看證據的話,這一解釋並不能令人滿意:不到四分之一的神童的確擁有社交或情感問題。但絕大部分人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在拼寫比賽和雞尾酒會上同樣如魚得水。

讓他們止步不前的是沒能學會原創。他們奮力贏得父母的肯定、教師的欽佩。然而,當他們在卡耐基音樂廳演出或成為國際象棋冠軍的時候,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熟能生巧,但不能生新。

神童能學會演奏複雜至極的莫扎特曲目,但很少能寫出自己的原創音樂。他們把精力集中花到吸取現有科學知識上,而非創造新的見解。他們遵守成規,而非創造新規。研究顯示,最有創造力的孩子也最不可能成為教師的寵兒,因此許多這樣的孩子學會了把自己的原創思想埋在心中。用評論人威廉·德雷謝維奇(William Deresiewicz)的話說,他們成為了優秀的羔羊。

成年後,許多神童變為領域內的專家、機構中的領袖。但心理學者埃倫·溫納(Ellen Winner)哀嘆,「只有一小部分神童後來在成年期變為革命性的開創者」,「這些人必須進行痛苦的轉變」,才能成為「最終改寫某一領域版圖」的成人。

多數神童沒能跨越這一鴻溝。他們將自己的卓越才能用於在工作崗位上閃光,卻不會掀起大的波瀾。他們成了治病救人的醫生,卻不會去奮力修復崩壞的醫療體系;他們成了為遭遇不公的客戶進行辯護的律師,卻不會試圖去改革法律本身。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養育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一項研究對不同家庭進行了比較,一部分家庭里的孩子被學校認為創造力排在前5%,另一部分家庭里的孩子則稀鬆平常。普通孩子的家長平均制定了六條規矩,比如固定的做作業和睡覺時間;高創造性孩子的家長定下的規矩平均不到一條。

創造性可以說難以培養,但易於扼殺。通過減少規矩,家長鼓勵孩子自行思考。他們似乎「更多地強調道德價值,而不是具體的規矩,」哈佛心理學者特雷莎·阿馬比爾(Teresa Amabile)在論文中這樣寫道。

不過,即便如此,家長也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填進孩子的腦袋。心理學者比較了美國最富創意的一群建築師及其技能高超但創意欠奉的同行。他們發現,有創意的建築師的父母有一個特殊之處:「他們強調的是讓孩子發展出一套自己的道德規則。」

的確,這些家長鼓勵子女追求卓越與成功,但他們還鼓勵孩子「在工作中尋找到樂趣」。他們的孩子擁有探索自己的價值觀並發現自身興趣的自由。而這一點激發他們茁壯成長為創意十足的成人。

心理學者本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對世界級音樂家、藝術家、運動員和科學家的早期萌芽進行了研究。他發現,這些大師的父母並未夢想養育出超級明星子女。他們不是操練新兵的士官或監督奴隸的主人,而是對孩子自發的積極性加以回應。當他們的子女展現出對某項技能的興趣和熱情時,家長予以了支持。

頂尖的古典鋼琴家並不是打從學步開始就師從精英教員;他們的啟蒙課來自恰好住在家附近並讓學習過程妙趣橫生的教師。莫扎特在上音樂課之前就展現出了興趣,而非反過來。瑪麗·盧·威廉姆斯(Mary Lou Williams)自己學會了彈鋼琴;伊扎克·帕爾曼(Itzhak Perlman)被音樂學校拒絕後開始自學小提琴。

即使是最好的運動員也沒有從一開始就比同輩優異。布魯姆的團隊在採訪了排名全球前十的網球運動員之後發現,拿傑瑞·宋飛(Jerry Seinfeld)的話換個方式說,他們可沒有從娘肚子里就開始做俯卧撐。他們很少有人像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那樣,因追求比賽的完美而承受巨大壓力。說到自己的第一位教練,大多數網球明星都會記得:他們讓網球變得很有趣。

自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向大眾普及「一萬小時定律」——指出在一件事上能否成功,取決於你着意練習的時間——以來,人們就開始激烈爭論,精通某項技能所需的時間因所在領域和個人資質差別會有多大不同。在就這個問題爭論時,我們忽略了兩個同樣重要的問題。

第一,練習本身難道不會妨礙我們提升自己的學習觀念嗎?有研究顯示,練得越多,我們就變得越固化——陷入熟悉的思維方式。比賽規則改變時,橋牌高手比新手更難適應;在採用新稅法方面,經驗豐富的財務人員還不如新手做得好。

其二,有什麼能激發人們為一項技能練習成千上萬個小時?最靠譜的答案是激情——由自然產生的好奇心引發,或因在從事一項或多項活動初期有令人愉快的體驗而養成的激情。

einstein violin有證據顯示,要取得創造性成就,你不僅要有知識和經歷的深度,還要有廣度。在時尚界,最具原創性的服裝系列往往出自花最多時間在海外工作的設計總監。在科學界,贏得諾貝爾的人更多的會對很多事物充滿興趣,而非一心研究一種東西的天才。相比於普通的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有高於22倍的幾率作為演員、舞蹈家或魔術師進行過表演;有超過12倍的幾率嘗試過詩人、劇作家或小說家的角色;還有高於7倍的幾率掌握一門樂器或作曲技能。

沒人強迫這些傑出的科學家發展這些藝術愛好。這反應的是他們個人的好奇心。有時候,好奇心會讓他們靈光閃現。「我是憑直覺發現了相對論,是音樂在背後推動着這種直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這樣回想道。五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開始讓他學小提琴,但他沒有產生興趣。他對音樂的熱愛直到青少年時期才萌生,當時他已經不再上小提琴課,但偶然聽到了莫扎特的奏鳴曲。「相比於責任感,對一件事的熱愛是更好的老師,」他說。

聽到了嗎,虎爸虎媽們?你無法通過設計,讓一個小孩變得有創造力。通過策劃實現某種成功,你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結果不過是一個有抱負的機械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觀念,你需要讓他們追尋自己的激情,而不是你個人的。

原文連結:http://www.nytimes.com/2016/01/31/opinion/sunday/how-to-raise-a-creative-child-step-one-back-off.html